海绵城市规范要点
下沉式绿地
下沉---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---,海绵城市建设公司,下沉---小于100 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(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,下沉---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),对于湿塘、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---
透水铺装率=透水铺装面积/硬化地面总面积;
绿色屋顶率=绿色屋顶面积/建筑屋顶总面积。
(1)下沉式绿地的下凹---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,一般为100-200 mm。
(2)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(如雨水口),---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,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-100 mm。
我国海绵城市提出和实施的背景及初衷,重点是开展城市现代雨洪管理,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生态、安全等综合性问题。尽管目前国际上并没有普遍采用海绵城市这一提法,但一直就有一个重大的领域,即“城市现代雨洪管理(urbanstormwatermanagement)” 。城市现代雨洪管理起源是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,发达从自身城市的各种雨水问题出发,认识到仅建设城市管渠系统的不足,经过数十年潜心的研究、探索和实践,逐步形成了诸如bmp、lid、wsud、suds、gsi 等相对完善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,并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推进,不断继续深化和发展。我国城市现代雨洪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工程也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。从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雨水资源直接利用开始,海绵城市建设,逐步发展到后来的全方面城市现代雨洪管理体系,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探索、研究、综合提升过程。国内很多科研---和工程---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,为今天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储备和工程经验。
建设海绵城市,首先要扭转观念。传统城市建设模式,处处是硬化路面。每逢大雨,主要依靠管渠、泵站等“灰色”设施来排水,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往往造成逢雨必涝,旱涝急转。根据<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>,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、渗水砖、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等“绿色”措施来组织排水,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既避免了洪涝,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。
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-海绵城市-欧特海绵城市建设公司(查看)由昆明欧特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。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-海绵城市-欧特海绵城市建设公司(查看)是昆明欧特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(www.ynhmcs.cn)升级推出的,以上图片和信息仅供参考,如了解详情,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,业务联系人:张总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64727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09982892.html
关键词: